白花一笔钱,还浪费不少时间
我家的房子已经住了15年,地面是瓷砖,准备全面翻新,换成木地板。翻新时,师傅问我“是否拆瓷砖”?我觉得既然翻新就翻到底吧,而且预算也充足,就拆了。刚拆到一半,木工师傅来了,说这个瓷砖的地面很好呀,木地板可以直接铺在上面,很平。头痛!多花了一笔钱不说,还浪费了不少时间。
对于重新装修的旧房子,拆多少、拆哪里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。开工前,最好全面了解情况,统筹全局再具体落实。
是否全拆,要自己拿主意
有的设计师或包工头会建议你全都拆,就实际情况来说,或许有这个必要,但也可能有其他原因:
1.如果全拆后续的施工会变得更容易。否则还要保护原有的部分,这怕碰、那不能被沾上油漆,很麻烦。
2.拆的东西多,重做的就多,工作量增加就可以多挣一些。
这里,最关键的是你要和工人有详细的沟通,知道不同的做法会带来什么结果,然后再明确自己的态度。拆一个东西需要拆除费,再装一个新的还要买,并付安装费。
包工头的话仅供参考
包工头可能说:“这个书柜的样式已经旧了,如果不拆,和日后装修的整体风格不搭调。”“地板都是有使用寿命的,使用年限长了是要膨胀的。老地板的膨胀概率是10%,新地板只有3%。”“旧门框和新门的尺寸不可能是一样的,旧门框如果不拆,就不能再选新的门了。”
当他们提出种种看法时,你是不是有勇气坚持自己原来的看法?很多人可能没有勇气因为觉得自己不专业,心里没底就得听别人的,因而丧失主导权。这和看病有点像,遇到好医生和差医生,病都可以被治好。不同的是,好医生会节省我们的时间和钱,只开20元的药就把病治好;而遇到差医生,你可能要吃200元的药。
是否拆到“见底”,要考虑几个因素
一般情况下,如果原地面是瓷砖,翻新后要装地板,只要瓷砖够平整,是不必拆的。如果原地面是瓷砖,翻新后还贴瓷砖,就要看瓷砖的种类。如果是湿式施工的瓷砖,应该拆旧瓷砖,但不必见底。只拆上面的一层,可以省一些拆除费。如果是铺抛光石英砖,应该拆到底,工钱当然也会多一些。所谓“见底”,就是敲掉了一层水泥后,见到的是硬硬的水泥底。
此外,是否应该拆到见底,还要考虑新大门的门框的高度。如果地面要增高很多,原地面就要拆到见底,否则门槛的高度会低于地面的高度。
拆除工程会产生大量垃圾,拆除前最好先问问物业,大型垃圾可以堆放在哪。以免到时候被人家赶着到处跑,甚至被罚款。另外,也要注意电梯的高度、宽度,考虑一下有些大块的垃圾是否能进去。
如何判断水泥的好坏
水泥是拆除工程结束后第一个要买的东西,它的质量好坏,在用之前基本是无法判断的。如果用了劣质水泥,不论用什么好瓷砖都可能掉下来,加胶也没用。如果是优质水泥,贴瓷砖甚至可以不用加胶。判断水泥的好坏有一个方法:打听一下本地的一些大型施工项目用什么牌的水泥,然后去买,一般不会出错。买了水泥后,自己也可以试验它的品质如何,方法是:加入适当的水,搅拌并使其凝固,6小时或12小时后看水泥是否结块。如果没结块,而是成粉状,说明是变质或过期的水泥。